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国内旅游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中新社重庆1月8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8日在重庆举办的“长江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上说,预计2023全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至疫前的70%至75%,入出境旅游人次有望恢复到疫前的三成到四成。
其中,受探亲访友、民俗休闲、亲子研学、冰雪和避寒需求增长的拉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将成为过去三年以来最值得期待的假期旅游市场,暑期则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戴斌在论坛上就中国旅游经济作2023年展望。他说,2023年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破题之年。
“2023年旅游经济将呈现‘稳开高走,加速回暖’的态势,季度增速有望环比走高。”戴斌指出,市场复苏不是回到过去,疫情对旅游偏好的影响将深刻改变旅游投资方式和供给行为。“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时代已经过去,“走马观光逛景点,扎店购物吃回佣”的模式更不可能让旅游业重回黄金时代。
戴斌认为,经此一“疫”,中国城市的旅游消费中心和市场基础支撑地位更加突出,都市休闲、周边和近程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投资基础支撑和创业创新的主引擎。相对于远离客源市场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度假区,那些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尤其是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居民存款高的大城市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和乡村,将成为旅游增量投资高地和创业创新策源地。
与此同时,旅游者在行程中将更加看重文化内涵和场景体验,旅游目的地的价值重点正在从“风景”转向“场景”。(完)
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克雷格·汉森:生物多样性保护需重视“生产、保护、减少、修复”的框架路径******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生态系统服务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基础。当我们思考未来十年如何拯救生物多样性时,应重视一个重要的框架路径:‘生产、保护、减少、修复’。”
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兼常务董事克雷格·汉森7日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上作视频发言时如是表示。他认为,这一策略涉及到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生产世界所需的粮食和纤维,但要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担,以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东西。其二,我们需要保护现存的自然,由森林、草原、湿地、珊瑚礁、海洋生态系统协同组成的自然。其三,我们需要通过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或减少人类活动污染等方式来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最后,我们需要修复已经丧失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克雷格·汉森看来,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满足人类需求和促进人类经济发展,也可保护所有形式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当地时间12月7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彩神彩票app地图 |